English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Content

科研成果及动态

    科研成果及动态

    我院朱暖飞博士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3日 14:26

    近日,我院朱暖飞博士的研究成果A high-throughput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based on conformational locking strategy of MOFs to enhance AIE effect of CuNCs-CS for bisphenol S analysis in food samples正式发表于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江苏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及通讯单位。

    作为双酚ABPA)的理想替代品,双酚SBPS)是合成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常被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内衬生产食品或饮料包装、塑料食品容器等。由于广泛使用和滥用,BPS可通过包装的浸出进入食品中,因此,饮食暴露是人类接触BPS等双酚类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暴露途径。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BPS是一种与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密切相关的雌激素受体,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系统评估BP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不良影响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此类研究通常依赖于从大量样本中采用高通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得。与传统比色免疫分析法相比,荧光免疫分析法(FELIS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宽的检测范围,其灵敏度比传统ELISA1-2个数量级,在BPS超灵敏分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基于此,该工作利用沸石咪唑框架材料封装铜纳米簇复合材料(CuNCs-CS@ZIF-8)的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性质,构建了一种超灵敏、高通量的荧光免疫分析法用于食品样本中BPS的检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FELISA在实际环境和食品样品分析过程中背景值高、荧光猝灭严重等问题;将此方法用于饮料中BPS的污染调查与人体暴露风险评估,污染调查结果显示,100个饮料样本中超过50%的样品均检出了BPS的存在,其中奶制品中含量较高;根据BPS的浓度水平,利用健康危害系数(HQ)对其人体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食品中BPS污染目前不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的资助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2129




    地址: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本部 电话: +86-511-88790955 邮箱:ddl@ujs.edu.cn